学校要闻

我校在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首获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3-10-31

获奖总数再创新高

10月27日-30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我校在本次大赛中获得9项全国奖项,其中主赛道国家级三等奖1项;红色专项赛道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取得获奖层次和获奖数量历史性突破);黑科技专项赛道恒星级1项(一等奖)、行星级2项(二等奖)、卫星级1项(三等奖),整体赛事总获奖数也再创历史新高。

其中,由李振昕、赵婷婷、张有文老师指导,胡滢菲、陈明焕、田一男、梁礼安、谢德顺、李晓龙、王艺璇、肖卓君、魏嘉磊同学参与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从“半部电台”到5G时代——百年红色通信精神演进与传承的调研》项目,由张玉莲、陈岭、肖发生老师指导,陈佳怡、刘小惠、何吉、肖智祥、昝佳怡、许子妍、李朋员同学参与的《用好传家宝,奋进新征程——循踪毛泽东江西农村调查》项目获得红色专项赛道国家级一等奖。

为备战本届“挑战杯”竞赛,校团委于去年6月启动了此项工作,并在全校进行了广泛的组织宣传动员工作。各学院积极整合各类资源,精心组织师生参赛,营造出了良好的学术科技氛围,有4000余名师生热情参与,各学院(部)收到500余件作品,其中323件进入校级评审。为拓宽参赛渠道,提升作品质量,校团委深入各学院、教务处、科研处进行调研,挖掘我校师生科技创新成果,邀请校党委书记胡春晓、校长罗旭彪出席赛事推进会和答辩会精心指导,副校长刘利民多次参加项目论证会推进赛事组织和对作品进行打磨。对于入围国赛的作品,校团委还邀请校内外有关专家,举行了多场指导会和答辩会,对参赛作品进行优化辅导,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竞争力。

“挑战杯”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是共青团服务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挑战杯”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大学生科技赛事,被誉为我国高校学子创新竞赛的“奥林匹克”盛会。本届竞赛搭建主体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红色专项活动、“黑科技”展示活动有机组成的“1+1+2”赛事整体架构,共吸引全国2000多所高校、40余万作品、250多万学生参赛。(文:肖晓/图:崔鹤煊、肖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