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我校鸟类学研究团队研究工作取得进展

发布时间:2024-06-18

图1. 全球7092个鸟类物种的亚种数和手翼指数分布情况

图2. 预测鸟类亚种数量的模型的系数估计

6月14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鸟类学研究团队以“The influence of wing morphology upon intraspecific divergence in birds: A global study of subspecies richness”为题在鸟类学期刊“Avian Research”上发文。论文第一作者为生命科学学院樊海英和郭卫斌博士,生命科学学院为第一单位。通讯作者为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长操副教授和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李少斌教授。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1084, 32200406, 32211530420)的资助。该研究通过运用全球超过7000个鸟类物种的数据,探究亚种丰富度(亚种数来衡量)和扩散能力(手翼指数,hand-wing index)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可以提高我们对鸟类表型特征和进化分化之间关系的理解,而且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保护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2024年5月17日,鸟类学团队在“Animal Biology”上发表题为“First detailed report of cooperative breeding in red-billed blue magpie (Urocissa erythrorhyncha) in central China”的研究论文,论文第一作者郭卫斌博士,生命科学学院为第一单位。通讯作者为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长操副教授。该研究首次报道了鸦科蓝鹊属红嘴蓝鹊(Urocissa erythrorhyncha)的合作繁殖现象(图3a)。同时,还发现了噪鹃(Eudynamys scolopaceus)在红嘴蓝鹊巢中多重寄生的现象(图3b-d)。该研究为未来对红嘴蓝鹊的社会行为研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鸟类合作繁殖的进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见解。

3.(a)三只红嘴蓝鹊在育雏,(b)红嘴蓝鹊巢中被噪鹃多重寄生,红色标记的为噪鹃卵,另2枚为红嘴蓝鹊卵,(c-d)两只噪鹃雏鸟。

论文链接:DOI: 10.1163/15707563-bja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