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澎湃处,扬帆奋进时。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3月4日和3月5日在北京开幕。
全国两会的胜利召开,承载着14亿人民的期待,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也引发我校师生的热切关注。全校师生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两会盛况,认真学习两会精神,热议政府工作报告,畅谈教育、科技、人才等与高校发展息息相关的前沿议题,在学思践悟中激荡出勇担使命、矢志报国的澎湃心声。
学生工作部(处)处长 毛金文: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民族振兴的希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部署,这体现了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作为革命老区高校的学生工作部门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带领全体学工教师,时刻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围绕学校申博攻坚大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心系学生、服务学生,做青年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引路人,引领广大井冈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主任 林俊岳:今年的全国两会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为高校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学校近年来在化学化工、光电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近五年授权发明专利15项,2024年实现专利转让收入196.5万元,但仍面临市场衔接不足、服务体系薄弱及产学研协同不深等挑战。下一步要聚焦需求牵引科研立项,完善“评估-运营-融资”一体化转化服务体系,深化政校企共建研发载体与利益共享机制,并推动税收优惠及专项资金政策落地,通过系统性举措破解转化瓶颈,切实以专利动能赋能地方产业升级,践行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使命担当。
发展规划处处长 邹小明:深入学习2025年两会精神后,深感高校科技工作者肩负的时代重任。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论述,为我们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指明了方向:一是要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对接江西省“2+6+N”产业及吉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优化学科布局,培育数字技术、大健康等交叉学科;二是要强化"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搭建高层级的科技创新平台,深化校地合作机制,促进科研成果向地方转化;三是要深耕"井冈山精神铸魂"育人特色,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高质量培养具有井冈山精神特质的时代新人。为学校全面建成“区域贡献突出、省内影响卓越、全国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综合性大学贡献力量。
体育学院党委书记习宁英:在2025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健身心”,强调了体育教育和健康中国的重要性,为体育学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体育学院党委书记,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体育学院将以深入贯彻落实两会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发展,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思政教育;通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AI赋能课程体系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协同实施青少年体育教育计划,强化科学健身指导与健康干预,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同时深化社会服务,推动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深度融合,以体教融合助力国家战略实施。
商学院党委书记 黄秋如: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新质生产力”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近来,Deepseek的重大突破、宇树机器人的加速进化、固态电池的商业化提速、RISC-V的生态构建等等,我国科技的高速发展让人应接不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报告中提到的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再生材料等科技新词令人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高校教师,我将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进一步做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工作,为科技、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做出贡献。
政法学院党委书记 吴高平:今年全国两会的召开,对于凝聚共识、激发力量,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政法学院全院教师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好全国两会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学校申博攻坚作出应有的贡献!
化学化工学院院长 陈文通:两会不仅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学习和思考的重要契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关于教育改革的举措,让我对未来的教育事业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同时,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于科技创新的讨论,也为我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我将把两会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积极推动学院的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化学化工人才,为我国的科技创新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 胡闽华:两会的召开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在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后,体会深刻。外国语学院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推进申硕学科建设,强化科学研究,加强一流专业建设,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学校申博攻坚和助力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 李炎:作为高校工科学院辅导员,通过深入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我深刻感受到国家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更加明确了自身在高等教育工作中的责任与方向。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等关键词被反复强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这让我联想到学院在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中的实践路径。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智能制造、绿色能源等前沿领域,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与技能竞赛,助力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技术人才。接下来,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辅导员岗位,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与服务者,为培养更多支撑中国智造的高素质技术人才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马理论研究生 马文睿: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制定实施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作为一名思政方向的研究生,我要加强对报告的学习,加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习,目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撰写毕业论文上,按照学院的要求、按照导师的意见,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