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公布了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名单并正式启动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我校龚奎林、肖发生、马于强、邹宗根、黄志兴、蔡海红等六位教师获聘并顺利完成首次宣讲。
根据江西省委宣传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四个100”文化导师下乡计划实施方案(2025—2026年)》,该计划从全省选派400名新闻宣传、理论宣讲、文艺创作、非遗传承领域专家,以“4名导师对接1个县”的形式,覆盖全省100个县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重点开展乡土人才培育、文化项目孵化、非遗传承创新等工作。文化导师将深入吉安地区基层一线,以理论宣讲、红色文化传承、文艺创新等多元形式,为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这是江西省推动优质文化资源下沉基层、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我校推荐的六位导师均为学校教学科研骨干,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红色文化研究、思政教育、文艺创作等领域。其中,井冈山研究中心肖发生教授长期从事井冈山斗争史研究,主持完成中宣部“井冈山精神研究”等重大课题;人文学院院长龚奎林教授聚焦习近平文化思想等内容进行宣讲;商学院黄志兴副教授作为江西省高校党的二十大精神巡讲团成员,致力于用群众语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政法学院副教授邹宗根以“建设有序和美文明的现代社区”为主题,从现代社区的功能和使命、社区建设的方法、建设有序和美文明等方面开展宣讲;直属单位党委书记马于强聚焦书法知识进行宣讲。
“我们将把红色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引擎’。”肖发生表示,将指导基层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创新课程形态和教学方式,提升乡村理论宣讲的能力和水平。龚奎林表示,将牢记“四个100”文化导师职责任务,发挥专业所长,围绕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重大任务,并表示:“作为校地合作的一种方式,我们将珍惜难得机会,带着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文化导师基层服务工作。马于强表示,通过结对作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文艺专业优势,为基层培育、提升、挖掘、推荐一批乡土艺术人才,提升基层文化造血功能,真正让基层文化文艺“活”起来尽一份力。
根据计划,六位导师每年赴基层服务不少于60天,通过结对帮带、专题培训、项目合作等形式,为吉安乡村培育理论宣讲员、文艺骨干等本土人才。(李琴 陈寅邦 邵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