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闻

大手牵小手:一堂入脑入心的红色教育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7-01

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我校大学生志愿者与中国工农红军东固民族黄公略红军小学小学生携手开展以“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七一主题的红色教育思政课。

烈士墓前忆忠魂,一堂入脑入心的思政课

清晨,黄公略烈士墓前庄严肃穆,青松翠柏环绕。我校黄公略精神宣讲团成员化身“红色讲解员”,以生动鲜活的语言讲述“飞将军”黄公略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徐徐展开。

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小学生手捧鲜花,神情庄重地缓步上前,向烈士墓敬献鲜花。全体人员肃立默哀一分钟,以最诚挚的敬意寄托追思。“黄爷爷能听见我们说话吗?”一年级学生的稚嫩提问,换来志愿者的温柔回应:“只要我们永远铭记他,他就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能听得见的。”这一问一答间,红色精神的种子已悄然扎根。

博物馆里寻初心,趣味研学涨知识

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内,“红星小队”的研学活动火热进行。大学生与小学生随机组队,手持任务卡穿梭于历史展区:寻找党组织建设地图、解读红军煤油灯等文物背后的故事、解答“红军为什么能打胜仗”……这些“通关密码”让历史探索趣味盎然。

大学生将黄公略的游击战术编成朗朗上口的“三句诀”,寓教于乐中传递革命智慧。“原来学历史这么有趣!”五年级学生的感叹,道出沉浸式教育的实效——革命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成为可触摸、可感知的精神力量。

十米长卷绘童心,红色精神共传承

活动尾声,一幅十米绘画长卷在博物馆前铺展。小学生们拿起彩笔,勾勒出天安门、火箭等象征祖国繁荣的图景;大学生则郑重写下“筑梦未来”的青春誓言。一笔一画间,爱党爱国的拳拳之心跃然纸上,大手牵小手用色彩与文字共同书写着红色精神的传承。

此次活动创新教育形式,通过代际互动、沉浸体验让抽象历史生动可感。大学生以‘朋辈导师’身份,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红色精神,实现革命传统与当代青少年的深度连接。这不仅是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更是革命薪火的接力传递。

东固革命根据地作为井冈山斗争的重要支点,见证着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本次活动由井冈山大学团委与东固镇畲族乡乡政府联合举办,旨在通过“大手拉小手”的方式,让红色教育更接地气、更入人心。(文:肖晓 图:柳涔浩 审核:肖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