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至25日,由井冈山大学承办的闪烁玻璃合作组第四次会议在吉安宾馆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井冈山大学、北京玻璃研究院、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中国计量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四川大学、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核(北京)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等11家合作者成员单位的30余位专家、教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相关研究领域专家参加会议。井冈山大学校长罗旭彪教授到会致辞。

会议由闪烁玻璃合作组技术讨论和进展汇报会两部分组成,涉及闪烁玻璃的模拟、制备、性能测试和应用等方面内容。会议分阶段分别由井冈山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黄俭根,高能物理研究所钱森研究员和井冈山大学数理学院孙心瑗教授主持。
钱森介绍了闪烁玻璃合作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取得阶段性成果及未来工作计划。会上,合作组成员单位作进展报告及技术交流报告共16个。参会代表就闪烁玻璃研制过程中的经验技术、存在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充分讨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院士出席会议,认真听取了合作组成员单位的研制进展汇报,充分肯定了合作组成立以来取得的工作成绩。同时,剖析了高能物理大科学工程CEPC所需要闪烁玻璃的具体性能要求,了解了闪烁玻璃制备困难,指出了闪烁性能表征统一标准重要性及实施思路,为推进大尺寸闪烁玻璃的制备及其实际应用提供了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新型大面积闪烁玻璃研制合作组(简称:闪烁玻璃合作组)是为满足粒子物理实验和核探测领域对新型闪烁玻璃需求,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牵头,国内高校、研究所和企业联合成立的产学研合作组。该合作组以高能物理学家提议的大型对撞机对闪烁玻璃的需求为基础,开展新型闪烁玻璃的研制,包括玻璃配方优化、性能标准制定、批量制备生产及应用技术开发等。合作组成立两年来,各合作单位参与人员在相互配合和联合攻关下,分别解决了玻璃配方、制备工艺、测试方案等具体的技术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我校孙心瑗教授团队为首批参与单位之一,通过技术攻关,部分闪烁玻璃样品性能达到甚至超过了使用要求。(文:孙心瑗,审核:习军明、王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