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强对古籍的修复、保护,帮助古籍对抗岁月的损耗,让它们重现气韵神采,近日,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传习班”开班仪式在图书馆一楼多功能厅举行。
中华古籍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数千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思想智慧、文化记忆和发展脉络的历史见证,更是全世界人类文明的共同瑰宝。保护和利用古籍文化遗产,继绝存真、传本扬真,是每一位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力量源泉。古籍修复是一项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是保护文献典籍的重要方法,是守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希望学员们利用好这个传习平台,把握好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遵守传习所相关规章制度和图书馆的纪律要求,认真学习,勤于动手,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掌握基本的修复技巧。
开班仪式后,“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的罗红老师为大家讲授了《古籍与古籍保护概要》《古籍修复理论与实践》等理论课程。
为了传承古籍保护文化,推广古籍修复技艺,延续古籍实体生命,让传统典籍文化永续发展,井冈山大学图书馆成立了“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此次参加古籍修复技艺传习班的22名学员是从70余名报名者中精选出来的第一批学员,他们将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于12月底完成规定的理论教学和修复实践学习任务。
井冈山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藏古籍1815种2万余册,其中包括明版《新刻张太岳先生诗集》《文献通考》等善本48种364册,是吉安市存量较大的古籍保藏机构之一,是江西省高校中唯一具备古籍自主修复能力的图书馆,创建的“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是江西省高校唯一的古籍修复技艺传习平台。传习所的成立不但丰富了井大学子的第二课堂,吸引井大学子参与古籍保护的积极性,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奠定了基础。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3829635334374220140&item_id=3829635334374220140&cdn=https%3A%2F%2Fregion-jiangxi-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