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井大

【当代江西】3年拿下16个大奖!这个公益组织成了盲人心中的光

发布时间:2025-03-17

“在“红五星”助盲跑团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视障人士走出家门,在奔跑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命的广阔。”

在2023年团中央十九大《五年来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工作综述》中被特别提名,是全国唯一写入的助残志愿服务典型案例;2024年12月获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金奖;2025年3月获评第十批江西省岗位学雷锋标兵集体……这个荣誉傍身的组织就是井冈山大学红五星残健共融公益中心。该中心成立于2022年5月,旨在帮助盲人朋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短短3年时间,就斩获7个国家级奖项、9个省部级奖项,以及多个其他级别奖项。一名盲人老师带着一帮志愿者,领着一群盲人朋友向光奔跑的公益组织,为何会有这样的“魔力”?他们频频获奖的背后又有哪些动人故事?

遇“光”即“亮”

井冈山大学红五星残健共融公益中心发起人胡亮是一名井冈山大学教师,他从四岁起就高度近视,现在右眼完全看不见,左眼视力仅有0.01。虽然陷入黑暗,但他利用手机、电脑的无障碍设置和读屏软件教学,得到了学生认可。2021年东京残奥会上,中国残障运动员刘翠青通过助盲领跑、飞奔夺冠的瞬间画面,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胡亮的心。从那时起,他就萌发了要带着盲人朋友奔跑的想法。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胡亮在自己任教的井冈山大学艺术学院召集志愿者。让他没想到的是,很快就有20多名同学报名。志愿者有了,团队该起个什么名字呢?井冈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山”,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毛主席在这里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以井冈山命名的井冈山大学,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他们像星光一样汇聚于此。“红五星”三个字一下子就在胡亮的脑海里蹦了出来。后来在大家的集思广益下,团队还制定了一个响亮的口号——闪闪红星,照亮我心。胡亮解释道:“口号中的‘亮’,是一种光明的指引,象征追光的步伐,引领视障朋友找寻光明,同时表明大学生志愿者拥有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的青年担当。”2022年6月3日,第一次“红五星”助盲跑开始了。尽管只来了两位盲友,但志愿者们争先恐后带着他们去跑步。有了第一次成功的助盲跑,“红五星”在盲友中的口碑越来越响,加入的盲友也从最初的2人逐渐增加到200多人。接着一个难题又出现了。进入暑假,学生们都陆续回家,助跑难以继续。怎么办?必须招募更多志愿者,胡亮开始把目光瞄准暑假勤工俭学群。这时,一个阳光帅气的男孩出现在胡亮面前,他自我介绍说:“我姓阳名光,太阳的阳,光明的光。”就这样,阳光和胡亮相遇在了“红五星”。这个暑假,他们克服困难,延续了每周一次的助盲跑。2022年9月开学,“红五星”进行了第一次全校范围的志愿者招募工作,先后有600多名同学加入。在每次参与助盲跑后,志愿者都主动出谋划策,体育专业的同学规范热身操和陪跑技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同学设计团服和标志,声乐专业的同学为每次活动增加献唱环节……

“红五星”助盲跑团每周例跑。

艺“刘”弹“琴”

姚益民是“红五星”助盲跑团的一位全盲跑友。加入跑团后,身体强健了不少。但和他一样全盲的妻子牛晓琴,却一直不肯参加。失明30多年,牛晓琴不愿说话也不想出门,于她而言,外面的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为了让牛晓琴走出来,团队多次派志愿者刘艺上门做工作。但每次沟通后,牛晓琴除了沉默就是拒绝。刘艺每次的感觉都像“对牛弹琴”一样,无功而返。但刘艺没有气馁。一天,她突发奇想,刘艺和牛晓琴,一个姓刘,一个姓牛,两字发音相近,巧的是牛晓琴这个名字既有牛还有琴……“莫非天意?既然这样,我就不能乱弹琴,要讲究沟通艺术,要有股‘牛劲’把‘琴’弹好,争取让牛姐加入我们团队。”“牛姐,这几天天晴,没事可以出来走动走动。”“牛姐,听姚哥说你感冒了,要注意保重身体啊。”……经过近一年的关心和劝说,2023年初夏,牛晓琴终于愿意来体验助盲跑。因为长时间缺乏运动,牛晓琴跑步动作不熟练,刘艺扶着她的腿,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从零教起。这次之后,牛晓琴每周都参加助盲跑。刘艺于2022年考入井冈山大学,加入“红五星”时才刚过完18岁生日。一开始她并不被看好,父母也希望她能放弃。“爸妈要我把时间和精力多放在学业上。但是,加入‘红五星’以后,我发现‘红五星’带给我更多的是温暖,这些是我在学习中体验不到的。”刘艺说。志愿者李安娜和视障朋友傅佳佳是一对已经携手大半年的老搭档。傅佳佳曾是个喜欢逛街的女孩,可失明后她很少会再出门。李安娜得知后,就把傅佳佳的遗憾记在心上。就这样,每周跑完步之后再逛个街,成为两人之间的约定。傅佳佳的丈夫也是视障人士,两口子对孩子们的照顾和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为此,李安娜每次带傅佳佳去逛街,都要带上两个孩子,逛完街后,还会给他们辅导一下功课。占用李安娜这么多时间,傅佳佳常觉亏欠。李安娜却说,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患上精神障碍,无法给她正常的父爱。“父亲在以他的方式爱我,那些之前我不懂的地方,在与傅姐一家相处的过程中找到了答案,是他们帮我弥补了内心的遗憾。”李安娜说。其实,每一对共同奔跑的“红五星”志愿者和视障朋友,在年龄、性格、经历等方面普遍差异很大,但每一个志愿者都能把视障人士当成朋友去耐心对待、真诚相处。

志愿者刘艺与视障朋友牛晓琴宣传“红五星”助盲跑团。

圆“满”跑“马”

“肖师傅个儿比较高,傲骨风流,跑量惊人,初来跑团就跑了5公里……在他的身上,流淌着运动员的热血,在‘红五星’的催化下,奔涌着……”这是志愿者满鑫源在他的作品《爱的微光——助盲志愿者的深情告白》中写的一段话。该文在第五届“志愿文学”征文活动中荣获散文类“奋进的西部计划”专题优秀奖。文中的肖师傅名叫肖祥文,是吉州区一家按摩店的技师。2023年初,在妻子的介绍下,他报名加入助盲跑团。第一次他就跑完了5公里,让胡亮很是惊喜:“这是块跑马拉松的好料啊!”原来,随着盲友不断增加以及不断突破,昔日连走路都感到害怕的盲友,在志愿者的带领下,不少人能坚持跑完5公里、10公里,甚至20公里。去参加一场马拉松,便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恰巧2023年3月26日,遵义半程马拉松举行。于是,大家一拍即合,20多位盲友踊跃报名。为确保比赛顺利完成,助盲跑团提前组好“搭子”,加强训练。在志愿者们的细心帮助下,盲友们每次都能顺利完成比赛。一年多来,肖祥文先后参加遵义、新余、南昌、井冈山等5次半程马拉松,最好成绩达到2小时8分。满鑫源是井冈山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名大学生,他和陈忠旭两年前第一次携手跑步,一开始并不顺利。陈忠旭失明后,性格越发内向。满鑫源认为,必须克服困难让他坚持下来。慢慢地,两人彼此包容,相互理解。一年后,满鑫源和陈忠旭可以轻松跑完10公里。2023年11月12日,两人又在英雄城南昌圆满完成马拉松首秀。有了这样的经历,“红五星”的志愿者和视障朋友们开始跑向更远的地方,他们先后参加广州、武汉、茂名等十几座城市的马拉松赛事,收获了600多枚奖牌。不断成长的“红五星”也逐渐闪耀全国。承办全国首届盲人万米跑展示交流活动;建设全国首个高校校内中途失明者康复服务基地;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全国16所高校的视障教师组团来吉安体验助盲跑……在跑团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视障人士走出家门,在奔跑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感受生命的广阔。截至目前,“红五星”志愿者团体达3000多人,累计服务视障人士2万多人次、陪跑5万多公里、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万小时。

https://mp.weixin.qq.com/s/yGE7UWnFzOWYxX9TLvyODQ?mpshare=1&srcid=0317bCQGM2JkN7ad9fHajtH9&sharer_shareinfo=4de7245c2b41c428cbf451e1c08d1352&sharer_shareinfo_first=4de7245c2b41c428cbf451e1c08d1352&from=industrynews&scene=1&subscene=10000&sessionid=1742116699&clicktime=1742168977&enterid=1742168977&ascene=1&fasttmpl_type=0&fasttmpl_fullversion=7644462-zh_CN-zip&fasttmpl_flag=0&realreporttime=1742168977770&devicetype=android-31&version=2800385d&nettype=WIFI&abtest_cookie=AAACAA==&lang=zh_CN&countrycode=VA&exportkey=n_ChQIAhIQcy1z9/St/ruQdim2WLz6YBLrAQIE97dBBAEAAAAAAEYjL8pVbskAAAAOpnltbLcz9gKNyK89dVj0UoEzt3kKVXPac/o5vb1W9q+TVlyrV3qw45+iewN6Hvy/SBJqfg2lbOqOKLw3nxDfeNWtOtZ+GAF2oUAFBUD+ERiFW5O8gJrkFOTqDR9HoBTEjUBKDFNCnaLWr40tQqh7rcEW4wUsvxquZAr9dsNXLiP/h9PP20v10YY8POsXnFbnt+j+O3bjbq20QAdLPm323Lc+6M8ZPucbYXhmFSZUTIzODRlo36Upz8KSjEKZHWrqkOyWvExNvA/8S+Agqh2gvogtJYc=&pass_ticket=3bD1sDekczwMz1KDpvSpKGBluFu6MnVVdmpm3ZxrFN5/CKF8zwhIOVjL8Fl2JgDD&wx_heade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