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井大

【光明日报】江西省多措并举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发布时间:2025-04-05

日前,江西省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培训班在江西兴国举办。这是江西落实不久前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的生动实践。这片承载着中国革命光荣传统的红土地,正以独有的方式诠释着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的深刻内涵。

当下正值学习贯彻新修订国防教育法的契机,江西如何抓住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牛鼻子?“要让国防教育者先受教育、爱国防,以此为牵引,推动江西的全民国防教育工作在全国创特色、出经验!”省委宣传部全民国防教育处负责人介绍,此次国防教育培训设置了一系列“国防+理论”“国防+军体”“国防+文旅”室内外课程,目的就是要让学员在沉浸式、互动式的教育中切实提高做好全民国防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走进兴国红兴谷研学营地,这里的国防教育场景丰富多彩。既有旅顺号导弹护卫舰、军工智慧馆这样的独家国防教育现场教学点,又有军工装备展示和体验区、红色文化传承区——重走长征路这样的国防教育体验教学点,还有CS对战中心、野炊体验区、人工智能科技馆、射击射箭馆这样的特色打卡点。

上饶市广信区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谢绍东登上被誉为“中华反潜第一舰”的大国重器——旅顺号导弹护卫舰,在舰艇上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感慨地说:“国无防不立,尤其是海防十分重要。作为一名国防教育者,我们首先得绷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根弦,要把全民国防教育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从小培养出爱国情、报国志、强国梦。”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南昌珠市学校云飞路校区经常有这样的场景:八九岁的一班小学生在认真地钻网、走独木、投掷。这些孩子并不是在参加军训,而是在上一节普通的体育课。学校把这节体育课称为国防体育课,由退役军人担任教官,也是江西推进少年军校活动的内容之一。“这个课程,我们从三年级开始进行普及化全面铺开,让他们提前感受国防军事训练。通过这些课程增强孩子们坚定的意志,以及‘国防有我’的信念。”南昌珠市学校云飞路校区校长李娟说。

“跑操+军体拳+战术演练”,这样的军事大课间活动在瑞金市沙洲坝镇八一希望学校几乎每天都雷打不动,同学们参与热情高涨,在技能训练中锤炼国防素养。近年来,该校依托原南京军区“军校共建”平台,以“历史资源活化+军营文化浸润”为双引擎,让国防教育焕发新活力。2024年被认定为“江西省少年军校”。

走进红兴谷军工智慧馆,这座江西省最大的互动游乐型室内军工馆,涵盖了实物陈列、VR体验、多媒体互动等百余种内容,导弹发射体验、5D影视厅、火星车体验等科技感十足的沉浸式项目让学员们兴奋不已。南昌市东湖小学的VR研学室内,学生戴上设备后,可“穿越”至红军长征场景,翻越雪山草地。副校长周焱燚介绍,学校通过“立体翻书科普”“沉浸式剧本课堂”等模块,将传统教育转化为互动体验,已开展20余场活动,覆盖800余名师生。

而在井冈山大学虚拟现实技术(VR)馆内,大学生们对一款名为“红色征程”的体验项目情有独钟。井冈山大学将国防教育融入军训实践,每年军训休息期间,新生们都能取号前来体验。只要佩戴VR头显,就能穿越时空,亲身经历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岁月。

江西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红色学院”,红色文化是江西最闪亮的名片,也是抓好全民国防教育的特色优势。

“我们充分利用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萍乡革命烈士陵园、莲花一支枪纪念馆等国防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累计接待干部群众40余万人次。”萍乡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田常红说。

每月1日的清晨,南昌八一广场总是人山人海,不少年轻游客远道而来,只为目睹那庄严神圣的升旗仪式;在兴国,情景音舞史诗《长征组歌》受到追捧,成为游客热门打卡项;在吉安,随着黄公略烈士遗骸顺利安葬,来瞻仰这位被毛主席誉为“飞将军”的群众络绎不绝……在江西这片红土地,国防教育与红色精神交相辉映,一批赓续红色血脉、具有时代特色的全民国防教育品牌正“破圈”而出。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小兵 通讯员 汤飞、叶景顺)

https://app2.gmdaily.cn/as/opened/n/1106f37e50eb4879bf6fa89ed245ad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