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1日电 井冈山大学长期坚持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秉持“大思政”理念引领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并实践了“三聚焦、三融入、三协同”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重点解决了课程思政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两张皮、硬融入,亲和力弱、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升了课程育人功能,形成了课程思政建设的井大模式雏形。
三聚焦:抓牢教师关键主体、抓实课程重要载体、抓好课堂主要阵地
抓牢教师关键主体,实施青年教师思政能力建设工程。井冈山大学开展课程思政教学专题培训、集体备课、课程思政专项竞赛,设立课程思政专项教改课题,重点支持“红、古、绿”融入课程思政开展研究。
抓实课程重要载体,实施课程思政质量提升计划。学校以“大思政”理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重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实施“一师一课”“一室一课”“一专业一课”建设,促使每位教师牵头建设1-2门课程思政改革课程,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构建了讲授聆听类、解说观察类、访谈交流类、活动体验类、音像展示类等多形态的课程体系。
抓好课堂主要阵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探索融“看、听、访、体、悟、行”等多种课堂教学方式;打造“主体课堂、实践课堂和环境课堂”有机融合的“三维一体”立体课堂育人模式;与新华网共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平台,建设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库,为学生“课前、课中、课后”学习提供优秀资源。
三融入:“红、古、绿”三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
融入课程。井冈山大学发挥区域“红、古、绿”资源特色,开设“井冈大讲堂”课程思政大课,建设《井冈山精神教育》《红色文艺》和《生态文明》等系列校本课程推动三色文化融入思政课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
融入教材。学校坚持“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理念,依据“红、古、绿”资源存在形态特点,编创了文本、音像、场馆、现场等多形态的教材,出版了《井冈山精神教育》《红色卫生文化概论》《庐陵文化概论》等校本教材,为高校课程思政育人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
融入文化。学校彰显文化育人功能,把三色文化融入校园,营造厚重的文化氛围,实现课堂教学向课外学习的延伸。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化文化认同,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三协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协同育人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井冈山大学创新思政教育路径,将井冈山精神等融入思政课堂,构建“五讲、四诵、三唱、二演、一练”五位一体的育人模式,打造思政金课。坚持把红色基因融入专业课程建设,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同频共振。学校发挥第二课堂形式多样的优势,强化第二课堂的精神引领作用。深入挖掘第二课堂中的思政元素,将三色文化融入第二课堂,打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构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协同育人体系。
校内活动与校外实践协同推进。学校举办映山红文化艺术节、观看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等系列校内活动;组织大学生开展校外实践体验活动,打造“行走的实践课堂”。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成效。学校获批江西省高校党建工作重大创新基地、江西省高校红色基因传承示范校、江西省劳动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与新华网共建课程思政研究中心入选江西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生态学》课程入选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团队获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红色文艺》等6门课程入选江西省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2021年承办了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学校培养了张旭升等10多名中国自强之星、史文龙等10多名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https://my-h5news.app.xinhuanet.com/xhh-pc/article/?id=6cdaf650db9362dd38c645530a4208a2×tamp=2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