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成立数字链农产业联合体,我感觉对于以后企业的发展更有信心了,也更有底气了。”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丰沃生态农业基地负责人黄卫军笑着说道。
为大力培植数字农业经济,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今年以来,天玉镇围绕农业产业链,助推链上企业做大做强,探索“党建引领、行业领跑、产业链接、互促共进”的发展路径,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资源整合在产业链上
该镇强化数字链农产业联合体规划统筹,围绕促进产销对接、发展数字农业等,镇党委成立数字链农产业联合体委员会,搭建“1+2+8”(镇党委+镇乡贤联谊会党支部、镇青年实用人才党支部+全镇8个村社区党支部)的开放式组织体系,为有效挖掘全镇实用人才、乡贤指导顾问打下了有力的基础。联合体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纳入发展总体布局,建立统一领导、协调各方、有序推进的工作机制,提升党组织“上链入社”水平,出台了《天玉镇助农政策实施意见》,系统整合乡村振兴政策、资金帮扶、项目帮扶、人才帮扶资源,按照优先支持联合体企业发展、优先扶持产业重点村区、优先保障产业重点项目“三个优先”原则,全力引导和推动优势资源向农业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集聚,“一盘棋”谋划、“一张图”作战、“一股劲”推动,切实把党建资源转化为产业振兴资源,把党建成效转化为产业振兴成果。截至目前,全镇10余家企业全部加入联合体,投入400余万元用于企业配套设施建设。
人才凝聚在产业链上
围绕建设以“懂农业、懂农村、懂农民”为标准的现代农业人才体系,8名优秀党员种养大户进入村“两委”班子,全镇40余名产业党员中心户、科技特派员、长期服务农业农村。抓住井冈山大学农业发展研究院与塘尾村联建契机,以成功打造的塘尾犇牛数字生态农业为链主企业,为全镇农业企业定期提供技术咨询与服务。聘请井冈山大学15名专家教授、乡贤会7名乡贤作为联合体智库专家,组建“产业链品牌智库”,通过咨询服务、调研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为项目落地、人才引进、企业发展、产业链壮大升级等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目前为全镇10余家农业企业提供技术指导30余项,桑葚饲料转化、数字农业监控、蔬菜催熟增收等技术借用联合体平台,为企业增收效益10余万元。
服务融合在产业链上
坚持标准化理念和信息化手段,依托联合体,在犇牛生态基地大力推动非公企业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按照“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休闲有去处”的原则,设置企业展示区、生活休息区、创业孵化区、共享办公区、党员活动区等多功能区,使其成为“两新”党组织和党员学习培训、企业商务洽谈的“温馨港湾”。联合体广泛开展“午(晚)间课堂”、专题讲座、红色观影、学习观摩等“党群一体化”活动,推动企业常态化沟通,分享交流项目招引、企业经营、安全生产、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经验成果,积极开展市场联拓、物流共享、技术融创等活动,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同时,镇党委组建项目招引、营商服务、规划建设、安全护航、法治保障、党群共建等“帮帮团”,及时收集汇总需求、资源、政策、项目“四张清单”,通过联合体平台村企联合,帮助企业解决发展困难。通过联合体成员抱团发展,犇牛生态基地销售草莓、葡萄、生态家禽等农产品价值40余万元,岭上村梅花鹿养殖基地销售鹿血酒、鹿茸等产品价值30余万元,联合体企业农产品产业链附加值不断提升,朝着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产业振兴发展后劲显著增强。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7105003/6955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