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大学基础医学院专任教师王江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奋战在教学一线。他乐于助人,对有困难的学生总是伸出援手,甚至视学生如家人,将有生活困难、心理困惑的学生接到家里如家人般悉心照顾。近年来他累计资助贫困学子多人,资助金额达数万元。此外,在帮助学生成才方面也是呕心沥血,成果丰硕。他热心公益,发挥专业特长,长期担任红十字会、民间救援队的资深培训师,让更多的人得到专业救治救援。

一、逆境砺志显本色,坚守讲台铸师魂
王江扎根井冈山大学教学一线,默默耕耘18载。他主讲《循证医学》《儿童少年卫生学》等核心课程,深受学生喜爱。近十年来,王江老师虽饱受视力障碍之苦,伤残等级高达一级(等同于双目失明),但他始终坚守教学岗位,以顽强的毅力和敬业精神,尽力满足教学要求,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他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师德师风赢得了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他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他为培养又红又专的卫生人才呕心沥血,累计资助贫困学子若干人,资助金额达数万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教育者的责任与担当。王江同志不仅注重倾听学生们的心声,引导他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擅长处理应急事件。例如,小芳和晓丹同学均为贫困生,因家庭情感矛盾导致出现急性严重应激状态。王江老师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置,甚至和妻子一起陪伴,为她们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她们正确认知应激源,并积极链接社会支持。事后,坚持每学期进行家访,必要时提供资金帮助,助力她们渡过难关。最终,两名学生不仅顺利毕业,小芳还以专业排名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名校研究生。类似案例还有很多,这两个案例作为学生工作的典型案例经验得到了学校的肯定。
二、深耕科研育英才,创新沃土结硕果
王江老师不仅在教学上严格要求自己,更在科研育人方面成果丰硕。指导学生发表 SCI 论文 20 余篇,其中影响因子最高达 12,充分展现了其卓越的科研指导能力。他带领团队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学科竞赛中荣获国家二等奖一次,在共享杯(中国人口与健康数据大学生竞赛)赛事中荣膺突出贡献奖。此外,他还与数理学院肖祎博士一同指导本科生获得国家一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及若干优秀奖,并在基础医学创新论坛“挑战杯”等赛事中斩获多项优秀奖。在省级、校级大学生竞赛中,他带领本科生多次获奖,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王江老师将“甘为孺子牛,薪火永相传”作为终生事业里最为浓墨重彩的一部分。在医学部大力支持下,2020 年创建了“医学研习社”(学生社团),并构建了“导师引领 + 课题驱动”的创新培养体系。从早期自费外出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方法与理念,到资助成员多次参加系列培训,再到近期与校内外卓越团队合作,率领团队渐入佳境。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团队坚守科研诚信底线、紧握科研创新生命线。累计选拔培养了能够独立完成课题的科研骨干近 50 名,为医学科研领域输送了一批高质量人才。
三、热血丹心践使命,公益路上写担当
“急救不仅是技术,更是对生命的敬畏。”这是王江同志在红十字会培训课堂上的开场白,也是他多年来践行公益事业的真实写照。自 2013 年至今,王江同志作为吉安市红十字会资深培训师,累计开展红十字会及其他公益组织的多种培训上百场,覆盖群众上万人次。他带领团队深入社区、学校、企业,传授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急救技能,成功培养数千名持证救护员。同时,担任多个公益性质的民间救援队(比如“吉安市登云救援队”等)的培训部主任,长期负责救援队的专业培训,他的无私奉献和专业精神,生动诠释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2019 年,他荣获国际红十字联合会颁发的高级讲师荣誉证书,这是对他多年来公益事业的最好肯定。
以“师者之爱”托举希望,以“科研之志”培育英才,以“公益之火”温暖社会,以“坚韧之躯”诠释担当,以“孝悌之心”传承美德。这就是一名“井大好人”、“井大好老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者高尚品格的写照。